改革网讯 随着三伏天到来,厦门市多家医院的带状疱疹(俗称“蛇缠腰”)发病人数有所上升。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胡天赤提醒:“夏季来临,50岁以上、慢病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高度警惕,避免病毒‘趁虚而入’,引发剧烈神经痛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”
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的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。超九成成年人体内潜藏该病毒,一旦免疫力下降,就可能复发,形成灼痛、水疱等典型症状。若未及时治疗,部分患者还可能发展为长期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,影响生活起居、睡眠和情绪。
胡天赤主任指出:“临床上,很多人误把早期症状当作湿疹或腰肌劳损,延误治疗。尤其是糖尿病等慢病人群,本就免疫功能较弱,一旦感染,病情可能更重、恢复更慢。”
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。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,年龄越大,患病率越高,症状也越剧烈。相关数据显示,与一般人相比,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约60%,而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发病风险也比普通人高出39%。
在厦门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副主任张声亮介绍,“近期门诊中带状疱疹患者有所上升,其中50岁以上慢病人群居多。我们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将带状疱疹预防纳入慢病管理,推动疫苗接种进社区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便捷的防护服务。”
数据显示,中国每年新发带状疱疹患者可能超过600万例,疾病治疗和照护成本高昂,还会给家庭带来情绪与经济双重压力。社区医生提醒,中老年人群特别是慢病患者,应主动接受健康评估,了解自身免疫状况与感染风险,尽早做好疾病预防。
对于带状疱疹预防,接种疫苗是有效方式之一。张声亮强调:“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、保护时长、接种禁忌、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,进行科学接种。对于处于稳定期的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病患者,接种疫苗通常是安全的。”
当下我国各地区正在推进“未病先防”健康理念,社区卫生机构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。通过家庭医生团队、随访服务、个性化干预等方式,助力居民提高自身免疫力、减少感染风险,让健康老龄生活有“医”靠、有“防”护。(高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