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4日,福州工商学院“泉艺匠心,偶戏生辉”实践队前往泉州木偶书店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。通过理论学习、剧目观赏和动手实践,大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了提线木偶艺术的独特魅力,增强了文化自信,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。
实践队在泉州木偶书店合影留念 张维宝/图
在木偶书店的体验课堂上,资深木偶艺术老师以生动的讲述揭开了木偶戏的神秘面纱。老师为大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木偶的类型、结构及发展历史。从提线木偶、杖头木偶、杖头木偶、腹语木偶到巨型木偶,老师结合实物展示,生动阐释了不同木偶的操纵技巧和艺术特点。大学生党员带头提问互动,围绕“非遗传承与时代创新”展开热烈讨论,深刻体会到木偶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,以及背后一代代传承人坚守初心的匠心精神。“原来这根细线不仅牵动着木偶,更连着文化传承的脉络。”一名学生党员感慨道。
木偶书店老师向实践队队员展示各类木偶实物 蔡元辰/图
在理论学习之后,木偶书店的老师为队员们表演了经典木偶戏剧目《小沙弥下山》和《钟馗醉酒》。活灵活现的木偶动作、诙谐生动的剧情、精湛的操偶技艺,让现场掌声不断。《小沙弥下山》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人生哲理,而《钟馗醉酒》则通过高难度动作展现木偶戏的表演张力。大学生们专注观赏,不时报以热烈掌声。参与活动的同学说:“这些剧目里藏着中国人的处世智慧,难怪能穿越千年流传下来。”党员们还主动记录剧目蕴含的文化内涵,计划带回校园与更多同志分享。
实践队队员专注观赏木偶戏经典剧目 张维宝/图
提一线牵动古今,承非遗启迪未来。在动手实践环节,队员们在老师指导下尝试操控提线木偶。看看似简单的动作,实际操控却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。同学们在尝试中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,也更加敬佩艺术家们的坚守与付出。一根丝线连接的不仅是木偶与操控者,更是传统与现代、传承与创新。作为青年党员,我们既要像操控木偶般‘稳得住’根基,又要‘控得好’方向,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。
实践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尝试操控提线木偶 蔡元辰/图
此次泉州木偶书店研学之行,让实践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。通过亲身体验,队员们不仅深入触摸到非遗文化的温度,更在心中埋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,传承责任感愈发强烈。同时也是响应国家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》的具体实践。未来,实践队还计划持续关注非遗传承动态,积极参与各类非遗保护活动,以青春之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,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,让古老的木偶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(通讯员:黄铧霖 黄蓥 梁泽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