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

两年 OK 镜护航!孩子近视度数稳住了,但眼轴差异提醒:用眼习惯别忽视

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持续攀升,科学防控近视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。近日,晋江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接诊的12岁邱同学,其两年间的眼轴监测数据与角膜塑形镜(简称“OK 镜”)配戴情况,为近…

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持续攀升,科学防控近视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。近日,晋江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接诊的12岁邱同学,其两年间的眼轴监测数据与角膜塑形镜(简称“OK 镜”)配戴情况,为近视防控实践提供了具体观察视角——在OK镜辅助下,孩子度数实现相对稳定,而双眼眼轴增长的差异,也凸显出日常用眼习惯对近视防控的影响。

两年OK镜佩戴,度数趋稳但眼轴增长有差异

2023年8月,邱同学首次在晋江爱尔眼科医院进行视光检查,结果显示右眼近视-1.50DS眼轴长度为24.14mm,左眼近视-1.00DS眼轴长度为24.27mm。结合孩子的近视防控需求,经专业评估后,她开始尝试佩戴OK镜。2025 年最近一次复查数据显示,邱同学右眼眼轴增长至24.27mm,较两年前增加0.13mm;左眼眼轴为24.30mm,仅增加 0.03mm。

641-1

“从度数监测来看,邱同学两年间近视度数未出现明显波动,OK 镜在其近视控制过程中发挥了辅助作用。”晋江爱尔眼科医院洪英俊副主任医师解释,眼轴长度是反映近视进展的关键指标,儿童青少年近视加深常与眼轴增长相关,眼轴增长速度放缓,有助于降低近视进展的潜在风险。“邱同学左眼眼轴增长平缓,但右眼增长相对较多。我们问诊时了解到,孩子平时有不少小习惯可能影响了双眼:比如写作业时总歪头,右眼离书本更近;用眼姿势错误,喜欢躺着看平板,而且经常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休息。长期下来,右眼负担比左眼重得多,自然眼轴长得更快,这很可能就是双眼增长有差异的重要原因。”

OK 镜的近视防控逻辑?眼轴监测有何意义?

不少家长对 OK 镜的作用原理存在疑问。据介绍,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,需在夜间睡眠时佩戴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夜间佩戴时对角膜前表面的温和塑形,暂时改变角膜屈光状态,帮助孩子白天不戴眼镜也能获得清晰视力;同时,在临床观察中,OK镜对孩子的眼轴增长速度有一定延缓作用,进而为近视防控提供支持,但具体效果会因个体情况有所不同。

“眼轴可理解为眼球的‘前后径’长度,新生儿眼轴约16mm,成年后一般稳定在23-24mm左右。” 洪英俊副主任医师进一步科普,儿童青少年时期,若眼轴增长速度过快(临床中通常认为每年超过 0.3mm 时需加强关注),可能导致视网膜受力变化,不仅可能使近视度数加深,还可能增加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潜在风险。相较于框架眼镜,OK镜在部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中展现出一定优势,但这种优势需建立在规范配戴、定期复查及良好用眼习惯的基础上,并非对所有孩子都适用。

近视防控需 “科技辅助 + 习惯养成” 双管齐下

邱同学的案例在临床中并非个例。洪英俊副主任医师表示,佩戴OK镜后,因用眼习惯、个体体质等差异,部分孩子可能出现双眼近视进展不均衡的情况。对此,晋江爱尔眼科医院接触镜验配主管陈晓玲给出三点建议:

首先,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和距离,建议每用眼(如看书、写作业、使用电子产品)20分钟,远眺20英尺(约6米)外的景物20秒;同时端正用眼姿势,保证33cm以上的用眼距离且避免歪头,侧躺等不良用眼姿势。每天尽量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,利用自然光照为眼部健康提供支持。

其次,严格遵循OK镜佩戴与护理规范。夜间佩戴OK镜前,需彻底清洁手部与镜片,降低感染风险;每日晨起取下镜片后,需按照专业指导进行清洁、消毒与储存,定期更换镜片及护理用品,避免因护理不当影响眼部健康。

641

最后,坚持定期复查。佩戴OK镜期间,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(通常首次佩戴后1周、1个月,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),通过眼轴测量、角膜健康检查等,及时了解眼部情况与近视防控进展,必要时调整防控方案,助力保障近视防控效果与眼部安全。

“近视防控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,没有单一手段能解决所有问题。OK镜作为近视防控的辅助工具之一,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医生、父母和孩子的协同配合,更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。”陈晓玲主管强调,只有将“科学辅助手段”与“日常习惯管理”相结合,才能为孩子的视力健康构建更全面的保护体系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没有了

已是最早文章

返回顶部